2018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2018中国科技传播论坛 “网络空间时代的科技传播创新”分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周荣庭主任及王国燕书记作为专委会副理事长组织了本次分论坛并做学术交流,我系多名已活跃于业界的系友参与了会议交流。会议上宣布了我系周荣庭教授出任科技传播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题为“下一代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播”的2018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举行了2018年科技传播奖颁奖仪式并设置四个论坛分论坛,主题分别为“网络空间时代的科技传播创新”、“智媒时代科技报刊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太空创想未来――青少年太空科技传播”、“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机遇与挑战”。在“网络空间时代的科技传播创新”分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报等多所高校与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网络空间时代的科技传播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分为论坛发言和圆桌会议两个部分。论坛发言伊始,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作为主持人致开场词并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出席。论坛发言部分,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就科学谣言的公众传播与消费做了深入浅出的汇报;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增一教授分享了他的关于社会化媒体中错误信息的传播机制及其对科学传播的启示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理工大学的翟杰全教授从宏观层面为现场听众介绍了当代科技公共传播的价值、发展和研究;清华大学曾繁旭副教授报告了互联网时代的环境风险沟通;对外经贸大学胥琳佳副教授从沉默螺旋理论入手,对我国争议性科技议题公共表达做了实证研究;上海理工大学施勇勤教授分享了学生创作的可视化图书案例,谈了她对科技传播发展的一些思考。
周荣庭教授做了题为《在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点》的报告;来自联通新媒体中心的傅玉辉,分享了他关于后5G时代的观点。

王国燕老师介绍了Google Books的起源和应用并分享了将其应用于计算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赖茂生教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一一进行评议,他总结了三点。第一点,今天科研活动所涉的问题领域和未来人类生存安全的关系空前密切;第二,目前科技传播越来越去中心化;第三,公众参与科技评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圆桌会议邀请了来自科技传播业界的代表进行深度交流,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周建强提到,科技传播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旅游、教育产业的科技传播;徐九武副理事长为学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中国科普研究所尹霖副研究员就创新意识做了深刻的诠释,她将创新意识思想精华运用在科技传播中。浙江大学林玮副教授讲了科技传播的县域创新、知识扩散的中国经验;上海科技报吴苡婷从科学记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运营自媒体的经验;“化学加”网站创始人肖先生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案例。
我系多名业界经验丰富的系友参加了圆桌讨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萱分享了“科学与你”大会的举办经验;中国科学报张明伟副总编辑就科技论文到科技新闻的实践进行了实战分析。王国燕老师主持了圆桌讨论,河北大学陶丹教授对现场参与圆桌会议的学者发言一一认真点评。


论坛最后,崔保国教授总结了专委会的前期工作,并宣布我系周荣庭教授将出任科技传播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