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播论坛开展了研究能力提升系列报告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燕老师于12月1日晚19:00在东区环资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做《论国际论文发表的瓶颈与破冰——从SSCI探索之路谈起》的报告。

王国燕老师是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访向学者,国际科技传播学会(PCST)学术委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专委会副会长。主持韩国高等研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7项,发表论文40余篇,最近2年在SSCI期刊开始有所突破,在 Science Communic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Rural History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SCI论文。其中代表性学术贡献为:封面图像的论文引用率放大效应,科学家声望测度。

在报告会上,王国燕老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她已发表的四篇SSCI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研究内容。从第一篇 Cover Stories: An Emerging Aesthetic of Prestige Science 到第四篇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Rural Areas。王老师将做学术研究中所需要具有的精神、视野和规范,融入到这4篇顶级国际期刊写作过程的分享之中,深入浅出地将做学术研究的神秘外衣层层剥开,让在座师生享受到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针对国际顶级期刊写作的三大瓶颈:视野关、语言关和规范关,王国燕老师给出了十分精辟且实用的3条建议。第一,要了解自身研究领域的TOP期刊,我们平时看的论文质量将决定我们所写出的论文质量;第二,要狠下功夫攻克英语,其中词汇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第三,要多找范文并尝试模拟。
最后,王国燕老师将自己做学术研究的相关心得分享给在座师生: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所在,要积极关注前沿,提高自身学术敏感度;寻求合作是初学者消除国际论文规范壁垒不错的选择;积极准备参加国内外会议交流,把握机遇;要敢想敢做,不想发论文的人永远发不出论文。
通讯员 刘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