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19时,中国科大“科技人文讲堂”暨“中国科大传播论坛”系列讲座之八十二在东校区环资楼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做题为“数智时代的技术追问:生命传播之视阈”的专题报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教授出席。本次报告会由科技传播系周慎特任副研究员主持。
师曾志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跨媒介叙事与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媒介文化与公共传播、新媒介赋权与反赋权、AI与生命传播等。曾出版《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协同演进》《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等若干著作,发表《一切尚待生成:作为跨媒介叙事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数智时代的认知加速与算法游戏》等学术论文。
师曾志教授从数智时代的总体特征与意义出发,阐述技术传播在中国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从传播生态与样式的改变、反馈机制的加快以及传者受者角色随时变化导致权力更迭等方面介绍了科技对传播的变革。同时,师教授分享了她对技术发展总体认识下的生命传播的理解,指出人事等在具体场域、情境、情态等中显示出其二重性的遮蔽或显现的多种可能,生命传播与自我卷入相关,是个体性的、活性与具身性的,又是关系的、间性的,强调审时度势与择机而行的能力以及认知过程与创变过程的合二为一。我们应当从“是不是、该不该、能不能”三个方面展开对生命传播的追问。
讲座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师教授针对“人们对于技术发展的态度是否有一种不可掌控的无奈、语言是否也是一门技术”等问题作出了解答,也针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于学术分享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解释和补充。
4月8日上午,师曾志教授一行莅临中科大先研院进行参观、调研,参观了中科大先研院与新媒体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并就科技赋能与媒体融合应用展开交流。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周荣庭,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周慎与会交流。
会上,周荣庭教授分别从新媒体研究院发展历程、研究方向、特色领域、主要成果及行业影响等方面做了汇报,并重点介绍了新媒体研究院在开展文化传播与科技融合领域的成果,展示了由新媒体研究院研发的AR出版物、沉浸式夜游等各类优质沉浸式媒体产品和项目。师曾志教授对新媒体研究院聚焦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利用技术推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北大、中国科大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文化与科技融合、人与技术的关系、科技成瘾、数字伦理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
(黄湛清 张程程)